APP
消息及时反馈,找工作速度更快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小程序
找工作更方便
手机站
手机求职更方便

您当前所在位置:求职指导 >许维鸿:清理“僵尸企业”进入下半场

许维鸿:清理“僵尸企业”进入下半场

发布时间:2019-02-18

来源:

      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各界对优化存量资产的改革共识愈发明确,特别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僵尸企业”问题,如能尽快解决,将会极大缩短经济下行的周期,让中国经济“轻装上阵”、转型升级。

  绝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国资背景。当前,央企“债务去杠杆”和“聚焦主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背后是坚决清理体系内的存量不良资产。近期国务院公布数据显示,国资委已完成超过1500户企业“处僵治困”任务。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了相关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破产立案和审结数量分别达到了6392件和3311件,较去年同期继续大幅增长,佐证了中央对存量“僵尸企业”清理的决心。

  地方国有资产的“僵尸企业”清理,则需要综合考虑包括民生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特别需要“底线思维”。以河南省2017年9月改革以来的实践为例,一年内通过“兼并重组、改制转让、清算注销、依法破产、盘活退困”等五种处置方式,针对上千家企业,处置低效闲置资产176亿元,化解债务156亿元,清缴税款上亿元,并清缴社保27亿元,安置职工近60000人,逐步形成市场化的套路和打法,对全国其他省市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僵尸企业”清理的上半场,各级政府的创新手段频出,但是对于坚定“看多中国”的国内外投资者,依然期待更快节奏的全国性“僵尸企业”清理,期待存量资产证券化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更加多样化的资金和资本。

  对于专业金融机构而言,对“僵尸企业”进行债务处置和重组,最担心的就是“僵尸企业”依仗地方政府“输血”漫天要价,最终错过资产重组的最佳时间窗口。地方政府在“僵尸企业”的处置中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金融机构需要各级政府的有效配合,多渠道积极筹措企业改制或破产的经费,支持有效开展土地再利用。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辩证看待“僵尸企业”出清和盘活存量资产的关系。财政部门最担心的,就是一旦中央对“僵尸企业”出清设立最终时间表,个别具备清偿能力的去产能企业,进行恶意逃废债。因此,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各级国资委应积极接触不同类别的专业投资机构,鼓励所辖“僵尸企业”通过金融债权人委员会机制与债权人自主协商开展资产、债务和业务重组,支持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兼并重组。

  “僵尸企业”出清是新时期改革的攻坚之战,也可以成为创造财富的大市场,存在大量“可能被低估”的企业,值得各类资本积极追逐。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沪深交易所各板块的估值调整已久,也需要存量资产证券化吸引增量流动性,无疑是并购基金退出的最佳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