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消息及时反馈,找工作速度更快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小程序
找工作更方便
手机站
手机求职更方便

您当前所在位置:求职指导 >“四月了,大学生都找到工作没?”“我们班一个都没签!”

“四月了,大学生都找到工作没?”“我们班一个都没签!”

发布时间:2019-04-08

来源:

    二十年前,大学毕业生一般不需要考虑就业问题,虽然当时已经开始大规模实施“不包分配制度”,但大学毕业生总体数量相对较少,社会提供的岗位又相对较多,大学毕业生仍然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与大学生人数增幅相比,招聘岗位增加的幅度明显过低,大学生就业困境日益显现。当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也是大学生遭遇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34万人,是二十年前的9.8倍。以前是岗位摆在那里,大学毕业生随便挑;现在则是大学生摆在那里,招聘单位选。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某招聘平台联合发布的“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招聘需求人数与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7%;2018年第四季度,IT/互联网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减少两成;2018年秋季竞争指数为31.9,也就是说32个求职者竞聘一个岗位。

    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不少高校都会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启动校招。差不多也从十一月份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六七月份,各地组织的企业招聘活动会陆续登场。现在已是四月份,按照人们的一般认知,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通过校招以及地方组织的招聘会找到了“东家”。然而在部分院校,情况似乎并不是这样。

    今年大四的柏同学在被问到“进入四月份,大家就业情况如何”时,很直接的表示“我们班一个都没签!”柏同学就读的专业与经济有关,当时报考这个专业就是冲着挣钱去的。或许是专业太火,又或许是与他抱有相同想法的人太多,柏同学所在的这所普通本科院校该专业招了三个班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一百二十人,较五年前翻了一番。“其他两个班大概有人签了单位,但数量肯定不多”,柏同学摇摇头说道,“考研的倒是有一大批”。

    四月份,对大四学生来说,再过两三个月大家就要“散伙”了。进入社会,或继续读书深造,反正是各奔东西。如果四月份工作还没有一点眉目,任何人都会有些着急,而在这个时间点上,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已经找到工作了呢?

    这种问题恐怕没人能得到准确答案,不过从部分媒体报道的内容看,每年四五月份,高校毕业生确定单位的比例在40%左右波动,有些高校有些专业签约率却不超过10%。柏同学所在班级一个同学都没签的情况肯定是极少数,但一个毕业班至今只签了几个人的,却并不稀奇。

    找工作,要生活,为此大学生不断降低预期。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2018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期望起始月薪为7759.31元,实际获得平均起始月薪为6922.1元,两者相差八百多元。中央财经大学是财经类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它的毕业生都尚且如此,其他院校毕业生可想而知。

    近些年,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的人数大幅度增加。2019届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约290万,较2018年增幅达到21.8%,为十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招录岗位比2018年减少近一半的情况下,报考人数仍然突破130万。粗略计算,2019年国考竞争比高出2018年60%左右,公务员考试这条路变得更加拥堵。

    2019年国考几乎是“百里挑一”,大学生用脚投票,再次印证“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大”的公务员职业是他们的首选职业。至于那些报考研究生的大学生,是真的想从事科研,还是想有个三年或更长时间的就业缓冲期,估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中国高校大学生规模已经位列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很快就要跨过50%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门槛。在招生规模上,我们已经提前好几年完成了既定目标,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调结构、稳增长”,以及高校持续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才会让就业形势逐渐向好。​​​​